首页

国产坐脸

时间:2025-05-29 09:54:27 作者:纪念王大珩诞辰110周年专题展览在清华大学开幕 浏览量:65022

 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(周昕)“筑光为梦矢志兴邦——纪念王大珩诞辰110周年专题展览”(以下简称“展览”)开幕式28日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举行。

5月28日,“筑光为梦矢志兴邦——纪念王大珩诞辰110周年专题展览”开幕式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举行。(清华大学供图)

  王大珩(1915年-2011年)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“拓荒者”,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获得者,中国科学院院士,中国工程院院士,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。

  本次展览通过40块图文展板、130余张珍贵历史图片及16个实物展柜,全方位展现王大珩先生的科学人生。展览分为“自强不息求学路”“筚路蓝缕铸光魂”“高瞻远瞩谋国策”“育才铸器光华夏”“白首同心为家国”“风范长留励后人”等板块,生动展现王大珩从清华学府逐梦、英伦深耕光学技术,到回国后在长春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、带领团队研制“八大件”与红宝石激光器等仪器,攻克“两弹一星”关键光学技术,再到1986年牵头提出“863计划”,1992年与其他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建立中国工程院,晚年力主自研大飞机等重大历程。

  展览还同步展出多组具有历史价值的实物展品,立体呈现王大珩先生的科研历程与精神脉络。从清华求学时期的成绩单,到带领团队熔炼出的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实物,再到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项目推荐信,实物以多元维度,串联起科学家王大珩与中国科技发展同频共振的人生轨迹。

 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介绍,本次展览不仅是对王大珩科学成就的致敬,更是对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的传承与弘扬,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子以王大珩先生为榜样,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

  作为中国光学教育的领航人,王大珩创办长春光机学院(现长春理工大学)等多所高校光学专业,推动光学工程成为一级学科,培养了包括王之江、蒋筑英、姜会林等在内的大批杰出人才。

  “作为王大珩院士的一名学生,我受到老师30年的教诲。如今,作为长春理工大学的一名老教师,我亲笔撰写并宣讲王大珩的光辉业绩,深切怀念老一辈科学家的高尚精神。”8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、长春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姜会林说。

  清华大学2023级物理系本科生叶贤梁在参观完展览后表示,自己要以王大珩先生为楷模,保持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,脚踏实地、心无旁骛读好书、做好学问、搞好研究。“王大珩先生用‘光’改变了中国,他的‘光’将永远伴随着我们。”

  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校史馆、档案馆、物理系,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,长春理工大学联合主办。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,将持续至8月底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【众行致远】习言道|弱鸟是可以先飞、高飞的

席尔瓦表示,佛中两国友谊深厚,双边关系发展势头良好。佛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,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。祝贺中国发展取得瞩目非凡成就,佛方期待同中方深化经贸、旅游、渔业、可再生能源、气候变化、人力资源、减贫、医疗卫生等领域合作,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配合,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。佛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,确保此次论坛北京峰会取得成功。

(两会声音)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青:逐步完善预防接种体系

银行保险业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。截至2023年末,湖南省制造业贷款余额7189.80亿元,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053.10亿元,增速均超过20%,其中为7195户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提供贷款1157.4亿元。出口信用保险惠及企业1816户,提供风险保障673.12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7.9%、23.68%。行业为省内337个重点建设项目提供授信合计6984.8亿元,提供项目融资合计2168.5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50.6%、52.1%。

安徽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沿江江南大雨到暴雨

家族三代都是林业工人,程艳自幼在大山里长大。大学毕业后,她重返森林。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“森林医生”,程艳克服了体力不足以及对虫子的恐惧等难题。工作10多年后,对于林区树木出现的疾病,各类虫子以及特性,她都很熟悉。

一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上升0.2点

爱尔康中国区总裁柯瑞德(Rick Kozloski)表示:“亚太地区人群对眼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,中国市场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,始终是爱尔康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明年将迎来爱尔康在华30周年里程,我们将持续创新、发挥优势,用好进博会强大的‘溢出效应’,以及中国日益开放的商业环境所带来的机遇,致力进一步提升高质量眼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可及性,为更广泛的患者和消费者群体服务。”

柬埔寨学者探讨“中国新时代深化改革的世界机遇”

在主旨演讲环节,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贾炜以“开放·智能·创造——数字化终身学习的时代命题”为题作主旨报告。贾炜提出,数智时代需要思维、观念和组织的开放,实现从单向到双向,再到全方位开放的理念和思路,他分享了智能技术在促进高层次教育公平、人机结合以及教育模式创新中的新变化,并介绍了AI赋能“好奇、好胜、好强”的新观点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